佳木斯市公安局
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公安局全面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通过“六个强化”不断的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全力维护佳木斯市社会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维护全市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使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强化单元防控,实现街面巡防“常态化”。一是夯实巡防力量。全市公安机关充分整合巡特警、交警、派出所、机关警力等日均出动千余名警力、400余台警车,投入社会面巡逻防控工作中,全力开展“重要节日安保”“重大活动安保”“夏季行动”“冬季行动”,做到棋盘式布警、网格化巡控,全天候“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最大限度织密巡逻防控网,筑牢平安基石。二是强化快速反应。全市划定“1.3.5分钟”快反圈40个,确定警车必巡线处,实现重点部位巡逻守护全天候全覆盖,为处置突发重大警情提供强有力支撑。三是深化显性用警。优化落实重点要害部位定点武装执勤、人员密集场所高峰勤务、公安特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等“四项机制”,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大型商超、公园广场、车站机场等重点部位设立定点执勤岗位80个,公安武警联勤点4个以及10个24小时武装执勤街面警务站,切实提高社会治安掌控力。
强化圈层查控,实现立体防控“智能化”。一是提升智能感知水平。国省道、高速公路、高铁沿线处,进出城通道人脸、车牌预警卡口30处;10个公安检查站与交警数字警务室联勤联动,人证核验、电子围栏设备实时采集人、车、物、证、码等信息,构建全域智能化、信息化圈层查控网。二是打造智慧公安检查站。强化检查站智能查控装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自助人脸识别,人证核验,有效提升进出城人员车辆查控精准性、时效性,充分的发挥“防火墙”“护城河”“过滤器”的实战化效能。三是完善智慧街面警务站。全市街面警务站全部配备警务通手机、4G图传执法仪,安装结构化相机等智能设备,逐步提升了识危查疑精准性;全部警务站接入天网视频系统,每天对120余处重点部位开展视频巡查,采用定时+自动轮巡的方式,提升巡逻防控覆盖范围。四是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按照应建尽建、以点带面的思路,将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及老旧小区改造中,已建设完成智慧安防小区149个。统一规范智慧安防小区智能采集设备标准,实现采集数据实时自动上传,累计8125686条。
强化科技赋能,实现打防管控“数字化”。2024年,在省公安厅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全力支持下,佳木斯市公安局锚定公安工作现代化发展趋势,全力推进“智慧警务”建设工作,充分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助力维稳创安工作高效开展,不断的提高风险防范化解、社会治安防控、打击违法犯罪、公共安全管理、服务保障民生等工作科技含量。5G传输全程可视化接处警解决民警“难题”;智慧化感知系统打通24处城区道路“堵点”;视频监控网络覆盖城市与农村,为人民群众撑起一把“保护伞”;打通从科技应用到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让数据应用成为公安民警的“最强大脑”……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科技兴警之路。
一是顶层设计“一盘棋”,打造智慧警务“新引擎”。佳木斯市公安局积极适应新时代科技变革,强化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加快数据融合,推动各项公安工作由人工向智能、由平面向立体转变。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将“智慧公安”建设作为重点建设项目,深入开展“数据赋能”攻坚行动,加快新一代智慧警务建设,统筹建设大数据、警务综合、移动警务等一大批基础性公共支撑平台,为基层智慧治理提供有力保障。组建新型犯罪侦查分局,打破各警种间的壁垒,推动公安内外数据汇聚整合,夯实立体化、智能化前端感知能力建设,将警务信息数据研判分析结果的数据融合后精准投送,最大限度反哺基层、赋能实战。通过汇聚整合公安数据资源,推动数据在警务工作中“跑”起来,最大限度提升一线实战效能。
二是数据赋能实现打击犯罪“快准稳”。佳木斯公安以“智慧警务”为抓手,坚持“以专业对专业”的整体思维,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打造移动警务、视频实战平台、大数据警务云等一系列公安实战平台,使之成为公安克敌制胜的“利刃”。依托这一些平台,刑侦民警可以实时查找、调阅案发现场周边视频监控,工作效率提升30%以上,精准打击和整体作战能力亦大幅提升。
三是智慧派出所,实现服务群众“加速度”。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佳木斯市公安局积极重塑警务流程,方便民警接处警。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电子大屏幕基本视频画面外,还显示有民警动态位置和辖区内警情信息。集基层数据采集、指挥调度、视频监控、接处警、数字侦查和内部管理为一体,综合指挥系统基于派出所辖区电子地图构建而成,能轻松实现一图通览,具备实时查看监控、警车定位等功能。2024年,佳木斯市已建成“智慧派出所”10余个,智慧警务的建设和应用已经融入基层派出所的各个“神经末梢”,深刻影响并改变着民警的工作模式和群众办理日常业务的方式。
四是科技支撑,激发智慧交管“原动力”。2024年以来,佳木斯市公安局坚持科技引领、信息驱动,打破数据壁垒,设计研发道路交互与通行通行检测模块,收集汇总拥堵、事故、交通违法分布及变化趋势等路面数据,研判分析出秩序乱点、流量异常等信息,为疏堵保畅、路面管控等提供决策依据。全面汇聚整合内外数据资源,推动实现交通要素动态感知、智能管控,新增前端感知设备、完成路口自动智能信号机感知升级。打造交通事故自主预警平台,实现了数据预警、人工核查、派警疏导、恢复交通的一套完整流程。同时,利用智能地图实时掌握辖区路网整体运行动态,交通信号灯联网联控,实时优化,实现市区信号灯“自动控制、联网协调、最优配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通过对信号灯、路口功能区划分做调整优化,实现道路通行能力的显著提升。
强化风险管控,实现要素管理“信息化”。一是强化治安要素管控。全市2026家特种行业场所、921家治安重点单位信息全部录入管控系统,校园视频监控安装率、一键式报警安装率达100%;银行业安全评估达标率98%以上;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建立警务室,安全防范系统建设达标率95%以上;创新推进危爆物品电子标识溯源安全控制体系建设,信息采集率达100%,二是创新建立“大数据+网格化+路长制”道路交管模式。与网格化信息平台协调联动,实现大数据实时预警、网格视频巡查、机动勤务调度、警力定位可视、勤务科学考核五位一体勤务新模式,实现大数据实时预警、网格视频巡查、机动勤务调度、警力定位可视、勤务科学考核的五位一体勤务新模式,推动佳木斯市交管防控体系走向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
强化基层治理,实现基本的建设“标准化”。一是落实强基赋能。高效推动派出所高质量建设,坚持把派出所工作置于战略性、基础性地位来抓,落实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全市完成正规化公安派出所建设26个。打造标杆派出所,机关民警、新录用民警“双下沉”,城区派出所警力达到总警力67.1%,远超公安部全面落实派出所和社区民警警力配置“两个40%以上”要求。二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强力推进“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持续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全面深入社区村屯、家庭邻里,充分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结合接处警、巡逻防范、社区走访、服务群众等工作,持续强化辖区内鳏寡孤独等关注帮扶力度,全力提供优质服务,协调相关部门努力解决实际困难。三是群防群治建设再上新台阶。广泛发动社会组织、企业和事业单位和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其中,以“长治久安、久久为功”为核心要义的桦川县“久安义警队”,于2024年2月5日完成了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取得了登记证书,成立了佳木斯市唯一一支由义警队组成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目前全市已涌现群防群治队伍10余支,标志着以桦川“久安义警队”为代表的义警力量正逐步向正规化发展。
强化以打促防,实现重拳打击“常态化”。佳木斯公安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以“昆仑-2024”“夏季治安打击整治”“净边”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全警同频共振,统筹推进打击刑事犯罪各项工作,打击效能慢慢地加强;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同比发案率持续下降,连续5年破案率100%;返还电信诈骗受害群众损失1077万余元;开展打击盗采黑土专项整治、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亮剑”护农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全力保障人民安宁。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